【资料图】
【民声】
舒年
今年,部分省份部分高校本科招生出现了专业报考冷热不均的情况,有舆论认为,高考志愿报名指导师的意见,对于专业冷热有所影响。
客观来说,我国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》共有93个专业类792种专业,对于考生和家长而言,不同专业到底学的是什么,未来做什么,有哪些职业路径,的确存在着信息差。如果能有人帮助考生解读有意报考的专业,的确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自己,了解所报专业,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。
不过,在这一过程中,一方面,不要仅因为“一家之言”而完全肯定和否定一个专业,不论从经济角度还是社会角度而言,每个专业皆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,也需要相对应的人才以及相应的成长路径。另一方面,不要简单以当下的薪资和就业难易度,来判定一个专业是否有前途或是“钱途”, 毕竟,就业市场,本来就是随着经济、技术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。这两点,也是“信息差”的另一种体现。
不同职业存在收入差距,这是客观存在的。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为例,分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2021年平均工资中,最高的为信息传输、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,平均为20.15万元一年,是全体就业人员平均值的近2倍左右。另外,金融业平均为15.08万元,科学研究、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为15.17万元。这样的收入差距,其实也反应在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和工作环境上。
但这并不意味着,选择当下平均收入较高行业所对应的专业,未来就一定比其他专业更好更“铁”,更适合自己。一方面,就业市场是存在供需关系的,而在同一行业内,不同地域、不同层次人才的就业难易度、收入水平也是不一的。在高等教育学习的若干年里,市场上的人才供需情况、不同行业的收入情况也是会变化的。另一方面,能否在一个领域内成长成才,也要尊重自身的客观情况,包括兴趣与志趣,包括自身综合条件,行行都可以出“状元”,但一个人不见得不论能做哪行都能做成“状元”。
换言之,选择专业,既要了解多方信息,也不能完全相信“一家之言”。在充分了解自身的基础上,既要着眼于市场需求,遵从市场规律,也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需要。“双向奔赴”的志愿,才是最优解。
当然,对于考生报考意愿过低的院校专业,也应当思索,是否存在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式滞后,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向与社会脱节的情况,在尊重市场规律和社会需要的前提下,有所调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