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日前,在马鞍山雨山区采石街道芦场村小黄洲小区健身广场,芦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组织辖区村民开展体育锻炼。随着一阵阵欢声笑语,一场跳绳“争霸赛”正有序展开;一旁的健身器材旁,奶奶们也开心地拨动起了转盘,活动活动胳膊……为打造“15分钟健身圈”,芦场村不仅添置了常用健身器材,还为村民打篮球、下象棋开辟了新场所。
作为全国文明村、全国文明交通村,芦场村十分注重文明村镇建设,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进行乡风文明改革,成立了红白理事会。“过去,农村婚丧嫁娶的陈规陋习一直令村民头疼,攀比之风形成恶性循环。为塑造良好乡风,我们成立红白理事会,帮大家办理红白喜事,同时制定标准,提倡节约简办不攀比,大家再也不用强撑面子大摆酒席了,省心又省钱。”芦场村党委副书记张军说,现在有老人去世,村里一般送上500元慰问金和200元丧葬车费,其家人聚在一起怀念,仪式简洁而庄重,也没有额外开支。
“现在大家也习以为常了,无论是老人做寿还是小孩周岁,基本是自家亲戚聚餐,再没有过去的大操大办。”张军说,现在每个村民组都有红白理事会小组,实行“三长合一”,即村民组长、网格党小组长、村民理事会会长,以网格化的方式进行管理,党员干部带头作表率,通过宣传展板、横幅、电子显示屏、文化墙等进行宣传。
75岁的葛家艳是芦场村老党员,也是大家服气的村民代表。她二十多年如一日、无怨无悔地服侍脑梗丈夫,经营耕地、养家糊口,深得村民认可。平日里,葛家艳总是与村民们唠唠家常,闲聊中就把一些新风尚宣传开来。
“前几年芦场村棚改征迁,需要将分散的坟墓集中迁到公墓去,也是党员和村民代表带头示范,发挥表率作用。村‘两委’班子成员、村民代表和党员分头走进村民家中,与村民们交流谈心,宣传棚改征迁的好处。通过耐心劝说,许多村民改变了态度,渐渐地都接受了。征迁后我们住上了新楼房,过上了好日子。”葛家艳回忆,近几年,大家已习惯了文明祭扫,用鲜花替换纸钱,形成了良好的文明风尚,群众文明素质不断提高。这两年,村里成立了劳务公司,不仅解决了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,还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一定收入,“2021年,劳务公司的营业收入突破百万元,达到了115万元。”
以芦场村为代表的文明村镇在雨山区还有不少。近年来,雨山区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扎实开展移风易俗“五大行动”,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,加快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逐步实现婚丧事宜简约化、民间习俗文明化、移风易俗常态化,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。(张令琪 吴思文 万雪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