缘起性空因缘和合(缘起性空)

互联网   2023-05-26 17:00:31

1、缘起性空,如何理解?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所产生的假相,本身并无自性,所以说“缘起性空”,但是真正的这句话要如何理解,人的自性也是空的吗?自性是空也是证到空性的时候才能说的,但是你没有证到说怎么都是自己的境界。

2、《心经》云: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,无无明亦无无明尽。

3、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者,称为"六境",它们是六根作用时不可少的境界,即眼能视色,耳能闻声,鼻能嗅香,舌能尝味,身有所触,意有所思所念。


【资料图】

4、总之,六境包含了一切可认知的对象。

5、"六境"有引诱众生心思向外的可能,即说它们易于蒙蔽众生本有的真心,由于有污染性,所以又称为"六尘",因而"六境"又叫"六尘"。

6、"六根"与"六尘"的相互作用使众生生出了种种虚妄分别心,造作种种业因,感受种种果报。

7、又: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。

8、"无明",指痴暗的意思。

9、为十二因缘中的一支。

10、十二因缘又称"十二缘生"。

11、是佛教"三世轮回"中的基本理论。

12、这十二支为:无明、行、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、爱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,称"十二支"。

13、弥兰陀王非常尊敬有过禅悟的那先比丘,那先比丘从禅修中证悟的智能,出言吐语,充满了慧思灵巧。

14、有一天,弥兰陀王向那先比丘道:“眼睛是你吗?”那先比丘笑笑,回答道:“不是!”弥兰陀王再问:“耳朵是你吗?”那先比丘再回答道:“不是!”“鼻子是你吗?”“不是!”“舌头是你吗?”“不是!”“那么,真正的你就只有身体了?”“不,色身只是假合的存在。

15、”“那么‘意’,是真正的你?”“也不是!”弥兰陀王经过这些问答,最后问道:“既然眼耳鼻舌身意都不是你,那么你在哪里?”那先比丘微微一笑,反问道:“窗子是房子吗?”弥兰陀王一愕,勉强回答:“不是!”“门是房子吗?”“不是!”“砖、瓦是房子吗?”“不是!”“那么,床椅、梁柱才是房子吗?”“也不是!”那先比丘悠然一笑道:“既然窗、门、砖、瓦、梁柱、床椅都不是房子,也不能代表这个房子,那么,房子在哪里?”弥兰陀王恍然大悟!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这是我们经常说的“六尘”,因为我们凡夫的心,经常被这六尘带给我们的感觉所迷惑,所以也称之为“六贼”。

16、这六贼与这颗凡夫心是我们平时认为的“我”,实然这是颠倒的觉受。

17、公案中那先比丘用房子间接譬喻“我”的问题。

18、那又何止是房子呢,像这种譬喻可以举一反百,乃至世界,最终也只能得到一个类似的结论“此世界非世界乃名世界”。

19、这个因缘和合而生的世界,也只不过是因缘而生、因缘而灭的世界。

20、一切都是梦幻颠倒,如泡影般的即生即灭。

21、我们肉眼所见的一切都是因为缘起而聚,那么缘起之前是怎样的?这又回到了宇宙万有的实相根本--“性空”。

22、一切自性本空,这是一个最原始的状态,清净无余、本自圆满具足。

23、可以说本来无一物,也可以涵盖、容纳万物,所以有力量承担一切缘起。

24、才有了这个宇宙、这个世界、你我他、各种缘分的相遇。

25、弥兰陀王最终悟了什么?“缘起性空”,大地山河,宇宙万有,那是因缘和合的存在,没有因缘,就没有一切!世间上没有单独存在的东西,一切假因缘而生,一切是自性空。

26、缘起性空,真空妙有。

27、总之,十二因缘中的各个环节,是互为因果的,人类之所以陷于悲剧,人类的痛苦所以没有终了之时,都由于它的桎梏。

28、缘觉罗汉悟得生死转回的苦趣能够逆观老死苦的境界以生为因,生以有为因,有以取为因,取以爱为因,爱以受为因,受以触为因,触以六处为因,六处以名色为因,名色以识为因,识以行为因,行以无明为因,而无明以真空妙性为体,本来是虚妄。

29、若能返妄归真,返本还灭,便无明灭,由无明灭,便有行、识、名色、六处、触、受、爱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也都随之而灭。

30、这是缘觉罗汉修行观照的境界,叫做"还灭门"。

31、缘觉罗汉认为十二因缘为实有,便用功去消灭它;而大乘菩萨以般若妙慧观照这一境界,以为其未必是实在之体,应视同大虚空一般,因此说到底,凡夫流转于十二因缘中也属一种假说,从根本上看,仍是虚妄。

32、只要达到了悟真实,扫除一切执著,把握因缘起而性空的谛义,也就空除了十二因缘。

33、这才是大乘法门。

34、达此境界,也便不再追求一己之私的解脱,不至于在"个人"的道德完善上下功夫,不会只追求了悟生死。

35、因此才会悲心大振,无意于摆脱个人的十二因缘桎梏,而是投入世间,上行下化。

36、不度空地狱,誓不成佛。

本文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最新资讯